秋季地下害虫多?提前了解危害,尽早防治!

2025-09-18 15:47
3750

640.gif立秋过后,又将迎来地下害虫的新一轮爆发期。其中蛴螬已经成为危害最大、发生最普遍的地下害虫,今天我们就以蛴螬为例讲讲其发生及防治要点。

640.webp

微信截图_20250918154202.png

1、温度适宜

蛴螬等地下害虫最适宜的活动温度为13~18°℃,夏季高温时,蛴螬会向土层深处迁移,随着秋季气温下降,害虫会向土壤上层转移,此时土温逐渐降至其活动范围,害虫开始活跃。

2、湿度增加

蛴螬在湿度较大的土壤中繁殖更快,秋季降雨频繁,土壤含水量增加,为害虫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像阴雨天气会加剧其危害。

3、成虫产卵

蛴螬等害虫成虫多在夜间出土活动,具有趋光性。秋季成虫开始产卵,卵期与土壤温度同步,导致幼虫数量激增。

微信截图_20250918154236.png

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阶段,主要生活在土壤中。它们通常会集中在地表10cm以内啃咬植物的地下部分如种子、根、块茎、幼苗等等,尤其喜食幼嫩多汁的根茎,造成养分供给不足,使植物长势衰弱、枯萎死亡。此外,因啃咬造成的伤口还易诱发病害,特别是植株本身病弱的。

    蛴螬主要危害很多的花卉苗木以及草坪或经济作物,当植株枯黄死亡后,又会转移到别的植株进行取食,造成大面积的危害。

微信截图_20250918154309.png

640 (1).webp

草坪:被地下害虫危害过的草坪会突然出现大面积的干枯,并形成斑秃。因地下害虫主要啃食植物根茎,被啃咬部分能够轻易与土壤分离,可以用手“薅”一把干枯的草皮,如果能够轻易掀开说明下面有地下害虫。

苗木:想要确认苗木是否被地下害虫危害需要挖开泥土,但是也可通过观察植株长势,如出现生长缓慢、黄叶和枯枝的现象,且根系容易摇晃、松动等情况,可以挖开泥土确认是否为地下害虫。

微信截图_20250918154351.png

1、发生严重的地区,秋冬深翻土壤20厘米以上,可把越冬幼虫翻到地表使其风干、冻死或被天敌捕食,机械杀伤,防效明显。

2、掌握用药时期。即在3月中上旬可以通过撒施药剂对地下害虫幼虫进行预防;5月底-6月底可以进行一次成虫诱杀;6月底-7月中下旬对地下害虫幼虫再进行一次针对性预防。在高发期(4-6月和9-11月)可根据具体情况用药。

3、确定用药时间。发生危害时可以撒施二嗪磷或者浇灌“益刹吊”等药剂的方法。建议选择在下午的5-6点进行施药,药剂利用率会大大提高。

640 (2).webp

小技巧:在准备用药的前两天,不要给土壤浇水,尽量保持土壤处于干燥,不潮湿的状态。这样再撒药,浇水,防治效果会更好。
640 (1).gif

END

640 (3).webp

640 (4).webp

                                             

来源:南农大草坪隆公众号

编辑:图布斯新媒体运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