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态驱动的未来场景重构设计峰会 杭州9月26日-27日 | AECOM、KCAP、 同济,浙大等10+行业专家面对面
AECOM 副总裁、香港建筑与人居环境负责人、亚洲建筑与人居环境战略发展负责人
陈萍君女士现为AECOM副总裁。同时担任多重领导职责, 为亚洲建筑与人居环境战略发展负责人, 以及香港建筑与人居环境业务线的负责人。在过去两年曾担任过亚洲建筑与人居环境数字创新负责人,目前带领全球智能实验室(iLab)亚洲团队,积极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前沿。 她所带领的建筑与人居环境业务线,提供涵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综合专业服务, 包括经济策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结构工程、机电工程、造价咨询等。
在AECOM 逾20年的职业生涯中,陈女士先后在深圳、广州与香港等关键城市领导跨学科设计团队,始终走在设计和工程咨询的国际前沿,其团队成功打造了多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作为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坚定倡导者和践行者,陈女士长期致力于推动绿色与创新理念,倾力打造更美好、更宜居、更具韧性的未来人居环境。
陈女士以景观设计为根基,拥有逾20年该领域深耕经验,专注于高端度假区、高端住宅、大型商业综合体、公共开放空间及生态河川治理等复杂项目的创新设计与研究。
陈女士无论在领导力、还是所主导的项目上均屡获国际高度赞誉。项目奖项涵盖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大奖、美国建筑师大奖(AMP)、香港园境师学会大奖(HKILA Award)多项等国际奖项。此外,其个人在领导力方面亦多次荣获重要国际荣誉(部分如下):
-2023年Stevie史蒂夫商界女性奖-年度女性高管银奖(2500名员工以上企业商业类别)
-TITAN商业奖 :2023年度高管和专业人士 – 年度最佳团队建设者 铂金奖
-TITAN商业奖 :2023年度高管和专业人士 – 年度创意人物 金奖
-TITAN女性商业奖 :2023年度女性高管 – 艺术与创意类别 铂金奖
-TITAN女性商业奖 : 2023 年度女性高管 – 技术类别 金奖
荷开浦(KCAP) 建筑与规划事务所合伙人、主持规划师、荷兰注册建筑师
陳亞馨 Ya-Hsin Chen 凭借综合规划能力与跨学科设计管理经验,专注于战略性总体规划与滨水更新,在综合生态策略领域更有着卓越的创新实践,包括屡获殊荣的深圳东部海堤重建工程。她在台北、台夫特、鹿特丹、伦敦及上海学习及實踐城市规划与建筑学,善于以整体式多学科为导向来处理复杂的城市问题,结合欧洲规划理念为亚洲城市提供前沿创新且可实施的综合解决方案。Ya-Hsin 是荷开浦KCAP上海公司的負責人及荷兰DGA荷兰绿色联盟核心成员,长期关注绿色可持续发展在专业及社会上的实践。
AECOM香港区都市环境与规划创意总监
Joshua先生拥有近二十年国际项目经验,自菲律宾扎根亚太,将设计带到全球,现任AECOM香港区都市环境与规划创意总监兼景观设计总监,并担任亚洲区数字化代表。从早期在菲律宾的设计实践,到如今领导国际性设计项目,持续将大胆的创意构想转化为现实,塑造能与人产生连结的公共空间,更利用AI等前沿技术,打破传统边界,塑造低碳、韧性与美学并重的城市公共空间。
在多个标志性公共与城市更新项目中,他透过数字转型与智慧设计重塑城市未来,包括将AECOM全球智能实验室(iLab)研发的数字平台落地应用,通过实时场地分析、快速方案迭代与量化碳排管理,为创新设计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他不断挑战传统框架,带领团队建立建筑低能耗、低碳排放的新标准,同时提升空间舒适度,推动可持续发展与我们共享自然环境的积极变革。
朱一南现任AECOM上海全球智能实验室(iLab)产品经理,同时担任团队的高级建筑师及建筑顾问,拥有同济大学软件工程学士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他在参数化建筑设计、BIM项目管理以及数字工具原型设计与开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自2021年iLab成立以来,朱一南始终站在数字创新的前沿,深度参与包括AECOMzero、FIT.MOO、Deep.MOD、MOO.Dash、HPBD Planner和City KPI在内的多款数字工具研发。这些工具已在全球多个项目中成功落地,不仅显著提升设计团队的决策效率,更实现了平均降低20%碳排放的成果。目前,他正领导开发专为景观建筑领域量身定制的数字工具,进一步拓展智慧设计的边界。
他致力于将多年建筑设计的实战经验转化为智慧创新,融合参数化设计、AI原型技术与数字化工具,为设计行业提供战略建议与技术解决方案。他持续走在时代前沿,推动新一代数字工具的研发,为建筑师与规划师提供数据驱动的洞察,加速可持续设计的落地与转化。
胡益敏是 MLA+ 中国区景观负责人,长期深耕于景观设计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演进与价值探索。自入行以来,持续关注城市环境的演变逻辑,并积极参与多尺度、多类型的项目实践,涵盖从小尺度的场地营造到大尺度的区域规划与城市设计,项目类型横跨政府委托、国际竞赛等多个平台,屡获业主高度认可,成果斐然。她以兼具深度与广度的专业积累,推动景观设计在复杂城市议题中的介入与突破。她始终认为,景观作为多专业协作的复合载体,具备链接生态、空间与人群的独特能力,能够为城市提供系统性、情感性与前瞻性的解决路径。她致力于挖掘景观的内在逻辑与外部张力,并以设计将其自然嵌入城市日常,激发空间的公共性与生命力。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主任、副教授;上海翡世景观设计合伙人
汪洁琼,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导。上海东方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青年菁英,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城市之星”城市治理青年人才。上海翡世景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高级顾问;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绿生态智能分实验中心(ECO-SMART LAB)主任;《中国园林》特约编辑。成果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奖二等奖、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技术进步奖一等奖、WLA世界景观建筑大奖、AILA澳大利亚景观师协会国家级国际景观奖、省部级规划设计奖、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奖等近10项。研究方向为水绿生态智能、城市景观更新、蓝绿空间生态系统服务、水生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等。
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新山水研发中心总工程师,新山水数字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胡顺华现任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新山水研发中心总工程师、新山水数字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兼任广州市经济协会AIGC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作为风景园林高级工程师与百度优秀AI架构师,长期致力于景观数智设计软件产品研发工作,拥有1项发明专利与7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主持研发的数智设计产品获评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广州市创新产品,并荣获百度星河产业应用大模型方向创新奖百强、2021年及2023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进步奖三等奖,2023年广东风景园林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誉,研发成果经广东省风景园林与生态景观协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TURENSCAPE:AI技术总监,副所长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硕士,现任土人设计副所长兼AI技术总监,专注于空间智能、计算性设计、生成式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城市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研究与落地应用。发表多篇国际人工智能顶级会议论文(NeurIPS 2024,AAAI 2025),主导构建AI驱动的城市设计体系,研发多款产品原型,融合文本、图像、声音与视频等多模态生成技术,已训练并部署百余个深度学习模型,服务于规划、建筑与生态设计流程,覆盖全国14个办公室。同时,长期关注公众参与与无障碍设计议题,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设计的包容性与可达性,推进生成式AI设计范式的演进与社会价值实现。
代表性项目包括:茅台生态元宇宙、马尼拉帕赛中央公园、沙特NEOM沙漠生态系统与哈密翼龙博物馆,推动AI在自然采光、水文模拟、植物配置与生态恢复等领域的创新实践,相关成果助力项目荣获WAF全球大奖与GROHE水奖。
奥雅股份董事、城市更新事业部总经理
赵振先生风景园林高级工程师、北京大学风景园林硕士,在设计方面长于创意,有近二十年设计工作经验,并注重设计细节和过程实施,对方案前期的市场定位和创意具有很强的判断能力和经验,擅长市政公建项目、产城综合类项目,基于目前的“城市更新”大课题,具有前瞻性的视野与独特视角。具有优秀的沟通与协调能力,有丰富的组织管理经验,带领团队完成所有景观设计及施工与组织等任务。组建成的多个项目均获得业内的好评。
THLA天华景观总设计师
徐捷是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景观总设计师,THLA Studio创作工作室设计总监,荷兰West8中国长期合作伙伴。他曾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学习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建筑学和景观建筑与区域规划学双硕士学位。他曾在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担任客座讲师。目前主要研究并实践景观综合片区开发中的整合,如上海万科天空之城综合片区开发、上海徐汇万科广场、香港置地南京金陵中环等项目、并在2024年《世界建筑导报》发表《巨构景观城市——上海万科天空之城景观实践》。同时景观项目实践类型也涵盖城市更新、科技办公园区总部、市政绿地滨水公园等。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设计二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王斌斌长期从事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工作,拥有丰富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经验,擅长滨水景观、数字景观设计工作。现任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设计二所副所长,风景园林高级工程师。近期主持完成的中国良渚玉湖项目,建成后成为杭州新晋打卡点,是杭州大城北建设三大核心版块之一。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副所长、慕尼黑工业大学中国城市景观实验室负责人
2011 年获北京大学地理学(景观设计学)硕士学位,2017 年获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担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国土景观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委员,以及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作为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中德合作重大科研项目的中方负责人,她已在 SCI/SSCI 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并出版专著《Restructuring Cultural Landscapes in Metropolitan Areas》(Springer)与《Between Land and Water》(Jovis)。其研究聚焦景观与区域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洪水风险管理,致力于探索生态韧性与空间优化的多尺度协同路径。
来源:看见景观公众号
编辑:图布斯新媒体运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