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木风庭院的营造。
“你笑了,世界明媚了。”

近年来备受推崇的杂木风庭院,
以自然野趣为核心,
强调植物多样、生态平衡与四季景相变化,
接近自然生态的园林景观空间,
极具东方美学和自然智慧。
它不是简单的“杂乱”,
而是被精心设计的自然,
野趣中藏着有序,
朴素里蕴含温情。

杂木风花园的营造,
是一个“先立骨,后填肉,再滋养”的过程。
先立意,确定主景树(骨干树),
建立空间结构和时序框架。
杂木风花园主体当然是杂木。
视庭院大小、规划布局而定,
选择1-3棵乔木作为庭院的骨架,
以本地原生乔木或灌木为首选,
重点是好养易活、低维护,
如小叶梣、乌桕、朴树、鸡爪槭、枫香等。
模拟自然群落,
避免对称。
顺应四时的季相流转,
每个季节都有不刻意的美。

遵循上层疏朗、中层错落、下层覆盖的结构,
确立了骨干树,
便是营造自然群落的层次,
营造林下生态与自然肌理。
填充中层空间,
在乔木下散植相对耐阴的小乔木或灌木,
如杜鹃、绣球花、南天竹等,
使层次过渡自然。
地被层覆盖是营造自然野趣的关键。
模拟山林地表,
如用苔藓、金叶过路黄、玉簪、箱根草、金叶石菖蒲等地被植物,
还有山石的点缀,
收边拟自然生长的林缘,
线条流畅不突兀。

在杂木风的庭院里,
园路的铺设,
不是为了快速通过,
而是让人慢下来,
慢慢的走,
细细的品。
蜿蜒的小径是首选,
使用天然的石材,
与整体氛围融为一体。
杂木风庭院也是光影艺术载体。
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
洒下一地斑驳陆离的斑斓。
恰到好处的留白,
随着日升月落、春去秋来,
那一抹斑斓很动人。
一定要设置一处小水景,
很小的那种。
或自然溪涧,
或涌泉水钵,
或大青石旁的小池,
……

说到底,
杂木风庭院的底层逻辑就是“自然”二字。
它不是造出来的,
而是养出来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
乔木长会高、灌木会蔓延,
山石上会长出青苔,
……
庭院慢慢有了自己的脾气,
成为一方独一无二的自然小天地。
在这里,
能感受到风的清新、光的温暖,
以及生命的呼吸,
这正是杂木风最治愈人的地方。




来源:有米造园公众号
编辑:图布斯新媒体运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