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空间中的“场景感”?

2025-10-29 13:40
197


image.png

场景即画面。

一个能瞬间被感知、被记忆、被向往的“画面”,

才是景观设计需要交付的终极产品。


image.png

步入社区,穿过雅致幽深的林木小径,在自然的花园中看到邻居们惬意地交谈;

在精致的架空层泛会所里,年轻人在咖啡区轻声交流;

步入会所空间,感受270度全景视野与室内外空间的完美融合……

我们往往会瞬间被某种极致的空间氛围所打动。


image.png

这种让空间瞬间“活”起来的魔力,就是场景感


在当下的地产行业,产品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

传统的空间功能主义已难以形成差异化优势。

场景感营造正成为提升产品价值、打动目标客群的新焦点。

它不仅仅是视觉的美观,更是通过调动人的多重感官,

在特定时空里营造出的独特氛围与情感体验。

image.png

当我们谈论场景时,

我们实质上是在谈论一个可被感知的“画面”。

它超越了材质与功能的堆砌,

是空间故事、生活方式与情感共鸣在瞬间的凝结与爆发。


场景是“言之有物”的空间

一个没有故事的空间,只是一个冰冷的几何构成和堆砌的材质。

所谓“场景感”,首先在于让空间“言之有物”。

它超越了单纯的功能划分:

入口、景观客厅、儿童活动空间、老人活动空间……


640 (1).png

赋予空间一个明确的主题或一段可被解读的叙事。

对于开发商和设计师而言,要打造一个好的产品,好的景观场景,比起思考尺度,材质,细节,更需要思考清晰的是:

640 (2).png

空间想要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需要呈现一种怎样的画面?

当空间被赋予了清晰的故事与画面,

它便从被动的“容器”升华为一个

能主动与人交流、产生情感连接的“场域”。


这个故事,即是空间的灵魂;

这个画面,即是未来生活方式的预演。


image.png

它决定了材料的温度、尺度的感受与细节的表情——一个以“森林探险”为主题的孩子乐园,其材质的粗犷与路径的曲折是合理的;而一个旨在打造“湖畔书房”的静谧庭院,则必然追求材质的精致与空间的收放有致。

image.png


image.png

为空间确立一个动人的“故事”与“画面”,已不再是设计的可选风格,而是塑造高价值场景的核心策略。

先有“画面”

再构思空间

传统设计流程往往是先规划平面,再思考立面与效果。而塑造极致场景感,则需要一个思维反转:先构想未来生活在此的“决定性画面”,再让空间去承载和实现这些画面。

image.png

在动笔之前,设计师与甲方不妨共同进行一场“视觉预演”:设计希望在项目的宣传照片、在业主的社交朋友圈里,出现哪些动人的场景?是清晨孩子们在大草坪围绕着大树快乐追逐的剪影?是午后几位名媛在精致的下沉卡座里惬意地享用下午茶?还是傍晚小伙伴们在水景边快乐地追逐着蜻蜓?

image.png

好的场所,

应该是勾起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

image.png

image.png

这些具体的、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才是设计的起点。一旦确定了这些目标画面,所有的空间流线、视线焦点、高差处理、设施布局都将围绕它们展开。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是为了那个“大草坪围绕着大树快乐追逐”,设计才需要创造一个开阔的大树草坪花园;是为了那个“追逐蜻蜓的画面”,设计才需要将水景设计得浅平而安全,并在周边种植吸引昆虫的开花植物。

先有画面,后有空间,确保最终成果的每一处都充满了“镜头感”和“故事性”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用植物美学

塑造场景感

image.png

要说调度空间的情绪,塑造空间的场景感,

植物美学无疑是最为直接的渲染者。

植物是塑造空间氛围最灵活、最富生命力的造景手段。精准的植物策略,能将设计主题从概念转化为可感知、可沉浸的完整体验,直接叩响目标客群的情感与生活理想。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瑞安武汉城市展厅 &武汉天地展示中心(北馆)上海澜道佑澜环境设计有限公司 Naturespace然也空间

风格定调:从植物到生活画面的转译

植物的选择是设计风格的宣言,

它直接与目标客群向往的生活场景相连接。

image.png

童趣森系场景

童趣森系场景是编织一幅孩子们在如同童话世界的林下空间奔跑、追逐光影、探索自然奥秘的

成长画卷,是在童年记忆中,种下关于自然、幻想与美好的种子。

image.png

image.png

植物本身来构造空间画面,通过地形的微微起伏与植物的分层配置,营造充满野趣与神秘感

的“微丛林”。

植物的选择是营造童话感的关键,场景设计优选选择那些天生具有“故事感”的品种。

散落其间的童趣雕塑,是整个场景的灵魂叙事者,是融入林地的有机部分。

image.png

image.png

厦门屿见闽南 · 时光幻境主题景区 奥雅深圳公司设计一所  邱文三映、上海棠悦组

英式自然风场景

以自然式混播的英式植物风格,最能营造出充满野趣与生命力的浪漫景象。

image.png

通过松弛的空间节奏和植物风格,英式自然风场景所描绘的通常是一幅午后在花园中徜徉、于摇曳草影间享用下午茶的闲适画面,传递出一种被自然温柔包裹的治愈感与文艺气息,深深吸引追求内心宁静与生活质感的改善型客群。

image.png

英式自然风代表了一种更高阶的审美取向——它摒弃了刻意的人工雕琢,以精心设计的“不经意” ,营造出一派充满野趣与生命力的浪漫景象。

image.png

华润置地成都青羊润府 LANDAU朗道设计

三棱镜/业主营销照片


热带丛林场景

运用大王椰子、旅人蕉、龟背竹等大叶植物,构成层次丰富、体量饱满的植物群落。它瞬间将人带入在私家泳池旁、浓荫下举办狂欢派对的度假场景,热烈、奢华且充满活力,非常适合打造具有强烈记忆点的酒店式社区或高端会所空间。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麓湖C25钰潭样板岛   景观设计:因澈景观   拍摄团队:景至摄影 独立摄影师:尹夕远

法式风情场景

依赖修剪整齐的矩形绿篱、对称的箱式盆栽和线性种植的薰衣草。它塑造的是一种在严谨的几何美学中,于窗前静享一杯红酒的优雅画面,传达出尊贵、理性与秩序的场所精神,与顶级豪宅的调性不谋而合。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与空间对话:

雕塑与软装的情感链接

如果说植物和地形构成了场景的基底,

那么情景雕塑和艺术软装就是激活整个空间的“点睛之笔”。

image.png

具有场景感的雕塑小品不是传统意义上孤芳自赏的艺术品,

而是和空间对话,

深度融入环境、能够引发情感互动

与行为参与的“情景发生器”。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一个成功的“情景雕塑”,往往具备以下特征:

互动性与参与感: 它可能是一个可以水庭漂浮客厅旁边,一个仿佛与停坐者对视的猫雕塑,或者一组可供孩子玩耍嬉闹、游客休憩的趣味大装置。它邀请人们进入,而不仅仅是观看。

image.png

image.png

叙事性与话题性: 雕塑本身承载着与项目调性相符的故事。无论是源自当地的文化符号,还是一个充满未来感的抽象形态,它都能成为视觉焦点和社交媒体的天然打卡点,为项目带来持续的传播热度。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尺度与位置的精准把控: 它必须被放置在恰当的视觉节点上——入口的对景、廊道的尽头、水面的倒影中。其尺度需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既能成为焦点,又不显突兀。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如果说雕塑是与空间的“精神对话”,那么软装(户外家具)则是与人的“身体对话”,是情感链接最直接的媒介。它通过可触摸的舒适与可使用的功能,将空间真正转化为宜居的场所。

image.png

一套休闲沙发组合,自然界定出一个温馨的会客区;一排朝向阳光的躺椅,则清晰地标定了静思与独处的角落。软装的布置,无声地引导着人的行为,告诉人们“这里可以做什么”。

image.png

image.png

龙湖亚伦央璟颂   GVL怡境国际设计集团 成都分公司  映尺摄影工作室

image.png

家具的材质与质感直接传递着空间的温度。温润的原木与柔软的布艺,诉说着亲切与放松;精致的金属与通透的玻璃,则表达着现代与轻奢。这种触手可及的舒适感,是建立情感链接、让人愿意长久停留的关键。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软装是空间风格的凝固剂。在法式庭院中,一套线条优雅的铸铁桌椅能与环境完美融合;在自然森系场景里,一组粗犷耐用的实木家具则如同从土地中生长出来。它应在色彩、形态与材质上与整体环境共鸣,完成场景风格的最后一笔。

image.png


对于开发商而言,情景雕塑和艺术软装的价值远超其造价。有时甚至能成为一个项目的记忆符号,是提升项目艺术调性与品牌价值的有效投资。

写在最后:

场景力,即价值力

空间的“场景感”是一种可设计、可营造、可感知的系统性产品力。它可能始于一个鲜活的画面,最终通过植物、雕塑、软装等一切要素的协同叙事,转化为直击心灵的生活体验。

场景即画面,画面即价值。

在房地产从“居住容器”向“生活发生器”进化中,一个能讲好故事、呈现美好画面的场景,本身就是最强大的价值锚点。它不仅是项目溢价的坚实支撑,更是与目标客群建立深层情感连接的桥梁

——毕竟人们购买的,从来不只是房子,而是他们向往的生活。

image.png

莱瑟塔专题通过园景人平台,多次对景观行业发展探索做了高质量的专题探索,希望通过大量案例分析为行业注入有思考的内容分享。今天的这则内容探讨,希望只是抛砖引玉,欢迎有更多不同的意见。随着行业不断地发展,景观行业不论是所能触及的专业领域和技术手段,都在不断地变化。好的设计总是穿越时间,让人过目难忘,甚至成为经典,而一个出色的景观从业人员应该能不断迭代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把过往累积的成功项目经验形成属于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逻辑体系,适应市场,不断革新自己的工作技能,这样即使在新的市场需求之下,仍旧能不断创造价值。

园景人莱瑟塔专题小组开放行业专题研发,创意品牌推广、策划,专项设计等服务,欢迎接洽咨询,交流共创。

image.png

                                         

来源:园景人公众号

编辑:图布斯新媒体运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