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可持续未来蓝图,设计师系列访谈:威薇
当气候变化成为时代课题,人居环境的绿色转型已是从理念到行动的全球共识。在此背景下,国际绿色未来联盟联合国际青年创新大会等国际权威组织设立了“国际人居绿奖”,旨在嘉奖那些以远见与匠心,将可持续理念深植于空间营造的设计师及相关组织。
他们不仅是美的缔造者,更是责任的担当者。其作品,超越了形态与功能的表层,是对资源友好的智慧,是与自然共生的哲学,更是对未来生活的深情告白。从一砖一瓦的取材,到社区生态的构建,他们用设计语言,重新诠释着“诗意栖居”的当代内涵。
为此,我们特别策划本系列访谈,旨在深入这些变革者的思想腹地。让我们一同聆听他们的灵感源泉、技术挑战与人文关怀,洞见绿色设计如何从蓝图走向现实,如何以柔软而坚定的力量,重塑我们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这不仅是一场关于设计的对话,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思想启迪。愿他们的智慧,能点亮更多创新的火花。
本期访谈嘉宾:威薇

WEI WEI 威薇,建筑师,Way Design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24-2026;康奈尔大学建筑学硕士,纽约州伊萨卡,2003-2005;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中国北京,1998-2003。
美国纽约州注册建筑师,执照编号033681;中国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执照编号136100786
荣获2025年度国际人居环境可持续创新TOP10精品案例(心诺普心脏电生理器械厂|办公建筑设计类)
⑴
国际人居绿奖:您是如何开始关注绿色低碳可持续设计的?
威薇:我对于绿色低碳可持续设计的关注,是从我康奈尔研究生毕业第一年,在Hellmuth Obata & Kassabaum (HOK)设计事务所纽约公司的第一份工作开始的。在我初入职场的第一年里,我响应公司号召,利用自己工作之余的时间,学习了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的绿色建筑与环境认证体系LEED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并顺利通过了LEED认证体系的评估,成为了一名绿色建筑与环境认证专家 LEED AP(Accredited Professional)。正是这段经历,让我对绿色、环保、生态、可持续设计的理念与策略形成了一个整体认知框架,为我后续多年在此领域的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塑造了理念基石。

⑵
国际人居绿奖:在您的设计理念中,绿色低碳可持续设计占据怎样的地位?
威薇:在我的设计理念中,绿色低碳可持续设计自始至终一直占据着最核心的地位,可以说它既是我们每个项目的起点,也是每个项目的终点,我们通过绿色可持续让每个项目首尾交圈达到闭环。我们的每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从设计灵感的酝酿到具体落地的实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都是我们做每个设计决策时最重要的决定性判断依据与指标。

⑶
国际人居绿奖:您认为绿色低碳可持续设计对现代人居环境有哪些重要影响?
威薇:绿色低碳可持续设计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当下现代人居坏境发展的第一优先级要务。绿色低碳可持续设计对现代人居环境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它将我们的人居环境从一个高能耗、高污染、高浪费的线性系统,转变为一个高效、健康、有韧性、可再生的循环系统。它决定了我们的地球的未来,决定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否可持续地在这个星球上生存。

⑷
国际人居绿奖:您能分享一些您参与的绿色低碳可持续设计项目吗?在这些项目中,您遇到了哪些挑战?
威薇:好的,我今天为大家分享两个我的绿色低碳可持续设计项目,它们都是推进城市更新改造、绿色低碳可持续设计的典范。第一个项目“爱文学校深圳校区”中,在室外空间极端狭小的老旧工业园内将既有楼栋改造成国际学校时,如何提供学校所需的户外活动空间是我们设计面临的最大挑战。第二个项目“心诺普医疗心脏电生理器械厂”中,我们在建筑改造和室内改造中分别遇到的挑战是——如何将“心脏电生理器械”的产品特征,和历经两代生命的旧厂房历史,在立面改造设计的隐喻中体现出来?如何将原厂房60米X 40米的超大进深空间,打造成光线充足、尺度宜人、激发创新的研发办公空间?

⑸
国际人居绿奖:在设计过程中,您如何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与居住者的舒适度需求?
威薇:为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与居住者的舒适度需求,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会尽可能多的采用被动式建筑(Passive Building)的绿色设计原则。“被动式”是相对于“主动式”而言的——主动式指通过消耗能源的设备来“主动”创造舒适环境,例如用空调制冷、用暖气采暖、用加湿器调节湿度等;被动式则指不依赖或极少依赖这些耗能设备,而是像利用太阳能、风能一样,利用自然界的免费能源,通过巧妙设计建筑本身的结构、材料、布局等环节,用“被动”的方法来满足居住者的舒适度需求。

⑹
国际人居绿奖:您在设计中采用了哪些创新技术或材料来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目标?
威薇:以我们“心诺普医疗心脏电生理器械厂”项目为例,我们采用了模数化的、工厂预制的高性能混凝土挂板HPC(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来完成旧工厂建筑外立面的整体改造工程。这种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式安装的方式,是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

⑺
国际人居绿奖:您如何评价这些技术在项目中的实际效果和成本效益?
威薇:“心诺普医疗心脏电生理器械厂”项目采用的建筑构件模数化、预制化作为一种节约和高效率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策略,其核心优势在于通过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集约化施工,可以显著减少资源浪费、提升效率并降低环境影响。模数化的设计以标准尺寸为基础,优化材料切割和利用,减少边角料浪费。预制化的工厂生产环境比现场施工更可控,并可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能耗并大大缩短施工工期。因采用工厂预制装配式外墙挂板构件,心诺普项目在改造的过程中,从材料到人工各环节均为业主方节约了成本,并且由于工厂生产环境的高度可控性与精准性,外墙挂板系统的实际完成效果非常杰出。建成后的效果,成功打动了德国红点设计奖的评委,令项目一举荣获2025年度德国红点设计大奖,并在位于UNESCO世界遗产德国埃森煤矿工业遗址的红点设计博物馆展出。

⑻
国际人居绿奖:在推广绿色低碳可持续设计理念方面,您认为设计师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威薇:在推广绿色低碳可持续设计理念方面,设计师应该扮演的是实践者、倡导者、宣传者的角色。设计师除了在自己的设计项目中,作为“实践者”寻找一切机会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设计外,还应该承担更多的倡导、推广与宣传责任,在更多的场合向当下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在校生等未来从业者、普通大众群体等去宣传与推广绿色可持续设计方面的理念。

⑼
国际人居绿奖:您认为设计师在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面应承担哪些社会责任?
威薇:设计师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承载着独特而关键的社会责任。设计师不仅是创意的缔造者,更是资源与需求之间的桥梁。设计师需要在每一个项目的开端,就将环境可持续性作为项目不可妥协的前提,在选择材料时,优先考虑再生、可降解或低碳的选项,并思考如何减少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设计师需要充分利用被动式策略,最大化自然采光、通风与热惰性,把项目建成后的运行能耗降到最低。设计师需要充分采纳工业模数化与预制化、装配式施工等高效绿色低碳建造方式,为项目节约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总之,设计师的作品不应迎合短暂的潮流,而应经久耐用、易于维修、历久弥新,无论在建造过程还是运营过程中,均是充分体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价值载体。

⑽
国际人居绿奖:您认为政府、企业和公众在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面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威薇: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变革,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这三大社会主体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政府扮演的是“领导者”与“规则制定者”的角色,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方向、动力和约束。企业扮演的是“创新者”与“实践者”的角色,在政府规则的引导和市场的驱动下,应通过创新和实践,为公众提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和服务选择。公众扮演的是“参与者”与“监督者”的角色,通过自身的消费选择和公民行动,向企业和政府传递强大的市场信号和政治意愿。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闭环。例如,公众的绿色需求会激励企业进行绿色创新;企业的绿色技术会帮助政府实现气候目标;而政府的激励政策又会降低公众采用绿色生活方式成本。

⑾
国际人居绿奖:您有没有参与过相关的公益活动或合作项目,以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威薇:今年4月份,我在北京市妇联、北京女建筑师协会、主动式建筑(Active House)成长学院联合举办的“她时代她力量——行业大咖主题分享”中,做了题为《旧建筑赋新生——论城市与建筑的低碳可持续发展策略》在线公益直播课程,获得了2.8万多的观众点赞量。今年6月份,我在第四届北京风景建筑论坛大会上,作为特邀演讲嘉宾做了《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下的建筑与景观》主题报告。这次报告的听众除了现场观众外,还在《风景园林》杂志社的官方B站账号上做了在线直播,触达到了更为广大的观众群体。这些都是我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来向更多大众推广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

⑿
国际人居绿奖:您对自己在绿色低碳可持续设计领域的成就和贡献有何评价?
威薇:作为2005年从业至今,在过去二十年一直深耕于绿色低碳可持续设计领域的一名建筑师,我认为我对于绿色低碳可持续设计领域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实践作品、学术研究、宣传推广三个方面。在实践作品方面,我作为主创设计师的、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的诸多设计作品,荣获了包括德国红点设计奖、卓越未来欧洲设计奖、亚洲城市更新奖等一系列国内外最高级别大奖。在学术研究方面,我的论文《旧建筑改造为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策略》收录在国家级专业期刊中,从环境、经济、社会效益三大方面,详尽论述了旧建筑改造可低成本、高效率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将其作为一种高效策略更多推广。在宣传推广方面,我提出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哲学性地抽象成一句极简的英文Use Less,Reuse More(使用更少,重复使用更多)。这句我的代表性总结,触达众多受众,被广为传播。Use Less使用更少,一,指在物质层面上,摒弃繁复多余的装饰,直白地呈现建筑、结构、电气、空调、给排水各专业实现本身功能所需的必要构件;二,指在精神层面上,摒弃随心所欲的设计,限制过多引入设计元素,用精益求精的模块单元取代天马行空的百变造型。Reuse More重复使用更多,一,指我们不要轻易地做出拆除重建的决定,尽可能选择重复利用已有的建筑构件、主体结构、基础设施等;二,指我们在不得不新建时,尽可能多的重复使用模数化、工厂预制化的单元。因为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和集约化施工,可以显著减少资源浪费。

⒀
国际人居绿奖:在未来,您有哪些计划或目标来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设计的发展?
威薇:way design建筑事务所从2019年至今,成功开拓了澳洲墨尔本与悉尼市场,可以说是我们从中国走向澳大利亚的对绿色低碳可持续设计的持续追求。在澳洲市场,我们主要做工厂预制住宅(Prefab Homes)和遗产建筑(Heritage Building)改造两类项目,它们都是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典型细分方向。特别是工厂预制住宅,预制模块在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其能源利用效率远高于分散的工地施工。同时,因为大部分施工活动转移到工厂,现场只需进行模块吊装和连接,整个建造过程用几周取代传统建筑的数月。我们下一步计划是在美国的南加州开设分公司,把这个理念在当地进行推广与实践。2025年冬,洛杉矶经历了罕见的大型山火。2025年夏,我去实地考察了火烧过后的帕利塞德Pacific Palisade、阿尔塔迪纳Altadena、马里布Malibu等片区,认为在未来几年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推行我们具有更好防火性能的工厂预制建筑是一个绝佳的历史机会,我们也会以此为契机推动way design建筑事务所南加州公司的成立。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装配式建筑,照亮全球绿色建筑的未来,是我们way design建筑事务所的愿景与使命。



way design建筑事务所成立于2010年,是一所从事建筑、室内、景观设计的国际性综合设计事务所,在中国和澳大利亚设有办公室,专注于研究与实践建筑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擅长文化教育类、商业办公类、高端居住类、改造更新类项目,其作品在全球屡获大奖。事务所合伙人均曾多年任职于世界顶级建筑、景观事务所,拥有丰富的对世界级高端项目开发与设计的一手经验。
way design建筑事务所致力于通过我们专业的设计服务为业主的事业提供价值增值。“大道至简,设计创造价值”,是我们的理念与信条。
way design建筑事务所荣获2025年度国际人居环境可持续创新TOP10最具影响力设计机构(商业建筑设计类)
来源:YSE Award
编辑:图布斯新媒体运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