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肠树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 技术

2025-11-14 09:15
21

image.png

腊肠树(Cassia fistula)为豆科腊肠属落叶乔木,别名阿勃勒、牛角树、波斯皂荚、长果子树等。原产北美洲大陆、印度、缅甸和斯里兰卡,在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各省均有栽培,是南方常见的庭园观赏树木。盛花时,全树枝挂金黄色的花串,款款下垂,临风摇曳,花瓣随风飘落纷飞,似黄金雨,十分美观。腊肠树不但花多而美丽,果实也很奇特,长条形、黑褐色的荚果像一根根腊肠挂在树枝上,常用作行道树或园林景观树。

image.png

▲漳州芝山路的腊肠树行道树


腊肠树为喜温树种,生长适温23℃~32℃,能耐最低温度0℃,苗期在有霜冻害地区不能生长;性喜光,抗风性强,耐荫蔽;能耐干旱,亦能耐水湿,但忌积水地;对土壤的适应性颇强,喜生长在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砂质壤土中,在干燥瘠薄的土壤中也能生长。


繁殖方法

腊肠树常用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适宜在春、秋季进行。


种子繁殖  腊肠树果实成熟期9~11月,待荚果由绿变褐且干燥时采集。剥开荚果取出种子,清除杂质,晾干后储存于阴凉干燥处。储藏的种子常在春季播种,新鲜的种子可在秋季播种。腊肠树种子非常硬实,要先进行破皮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储藏的种子用80℃的热水浸泡48小时后及时播种,新鲜种子用室温清水浸泡12小时即可播种。采用规格10厘米×14厘米的黑色薄膜袋育苗,基质采用疏松透气的沙壤土,也可以用园土︰河沙︰腐叶土=1︰1︰1的混合基质。为预防苗木发生病害,基质在装入育苗袋前,先用生石灰消毒。播种前用5克/升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苗床。点播时,先将基质淋透水,在基质中间挖一孔,孔径略大于种子、深2~3厘米,再把种子放进孔中,覆土2~3厘米,轻轻压实。保持苗床土壤湿润,避免积水。种子播完后,用竹片搭好拱棚,上面覆盖塑料薄膜或稻草保湿,直至移栽。


image.png

▲腊肠树的花


扦插繁殖   选择春季3~4月或秋季9~10月进行。在3~5年生健康母树上采集插穗,选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直径0.5~1厘米。插穗剪取长度10~15厘米,保留2~3个芽点。上切口平剪,距芽点1厘米;下切口45°角斜剪,保留顶端1~2片叶,去除其余叶片。扦插基质为珍珠岩︰蛭石︰泥炭土=1︰1︰1,也可是河沙︰腐殖土=2︰1,基质先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浇透或高温蒸汽消毒。插条直接插入苗床,轻压基质,使其与基质紧密接触。扦插后,保持环境稍阴、基质潮湿,空气相对湿度80%~90%,温度25℃±3℃。前期遮光70%~80%,生根后逐渐增加光照至50%遮光。每天早晚各通风1次,每次30分钟。一般插穗扦插后30~45天即可生根成活。当新根长至3~5厘米,新稍长5~10厘米时可移栽。

栽培管理


苗期管理  当种子长出小芽时,把塑料薄膜去掉,换用50%的遮光网覆盖,这样利于通风和透光,并注意淋水,以促进小苗正常生长。当小苗长出1~2对叶片时去掉遮光网,让苗木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生长。小苗长出2~4片叶后,根据其生长情况及时间苗,保留健壮苗。每周可施用1次5克/毫升复合肥水溶液,施肥应在上午进行,下午再淋水洗苗。当苗木生长到20~30厘米高时,移栽至大田或容器,注意带土移栽以避免伤根。


移栽定植  苗木移栽定植成功的关键在于减少根系损伤、促进恢复生长及适应新环境。一般选择在春季3~4月或雨季初期(南方5~6月),气温稳定在15℃时进行,避免高温干旱或严寒季节。提前1~2个月对原地苗木断根,在苗木基部挖环形沟,注意保留土球直径,促进新根萌发。剪去全株1/3~1/2的枝叶,以减少蒸腾,去除病弱枝、交叉枝。土球直径为苗木胸径的8~10倍,深度为直径的2/3,用草绳或无纺布包裹固定。定植地选择土质肥沃、不积水、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株行距根据地形和栽培目的而定,一般为2米×2米,种植穴规格比土球大50%~100%。例如,土球直径1米,种植穴宽1.5~2米、深1.2米。每穴施腐熟农家肥3~5千克或复合肥0.25千克,与表土混合作基肥。定植最好选在阴雨天,苗栽植好、覆土后轻轻往上提,使根系舒展,踏实土壤,填土应略高于地面5~10厘米,以防积水,晴天定植应浇足定根水。用三角支架或缆风绳固定树干,防止倒伏。

image.png

▲腊肠树高大挺拔


肥水管理  苗木成活后第1年,每月施用1次稀薄液肥,如腐熟饼肥水或氮磷钾均衡复合肥。2~3年生苗木,则在春季的3~4月施用尿素等高氮肥,以促枝叶生长,在开花前的5月施用磷酸二氢钾等高磷钾肥,以促进花芽分化,开花后的9~10月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以恢复树势。成年树在每年春秋两季各松土除草1次,同时环状沟施1~2次有机肥,冬季可增施骨粉或草木灰。


整形修剪  幼树生长速度较快,树型会不甚整齐。当幼树长至高1米左右时,应及时立支撑架,保持树干直立。1~3年生幼树长至高1.5米左右,保留3~5个分布均匀的主枝,剪除竞争枝。4年生以上的成年树要及时疏枝,改善通风透光,去除病虫枝、交叉枝、内向枝,修剪过长枝回缩至健壮侧枝处,促进新枝生长。若树体过高,可截断主干顶端,促发侧枝。为提高观赏效果,修剪时间选择在花期过后,剪除残花穗,减少养分消耗。春季不宜修剪。一般培育3年生的实生苗,即可用于园林绿化。

image.png

▲苗木用支架固定防止倒伏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有根腐病、叶斑病、白粉病等,虫害有蚜虫、介壳虫、刺蛾、天牛、红蜘蛛等。


根腐病  苗木根部发黑腐烂,叶片发黄萎蔫,严重时整株枯死。病因主要是土壤积水、透气性差,或有镰刀菌、腐霉菌感染。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恶霉灵1500倍液灌根,严重时挖出病株,切除腐烂根,换土消毒后重新定植。


叶斑病  叶片出现褐色或黑色斑点,后期穿孔、落叶。主要是高温高湿环境下受炭疽菌等浸染。预防此病注意保持通风透气,避免密植,及时清理病叶。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代森猛锌8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白粉病   叶片、嫩梢表面覆盖白色粉状霉层,后期叶片卷曲枯黄。发病初期,喷施25%粉锈宁1500倍液或硫黄悬浮剂500倍液。


蚜虫  聚集在嫩梢、花蕾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卷曲,染煤污病。物理防治可用高压水枪冲洗或人工刷除,化学防治可喷施10%吡虫啉2000倍液或啶虫脒1500倍液。


介壳虫  主要有红蜡蚧、吹绵蚧,附着枝干吸食汁液,引发树势衰弱。可人工用软刷蘸酒精或肥皂水刷除,化学防治可在若虫期喷施40%毒死蜱1000倍液或螺虫乙酯2000倍液,成虫期可喷施矿物油200倍液。


刺蛾  幼虫啃食叶片,严重时整株光秃。发现幼虫或虫茧,要及时人工清除,也可喷施2.5%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倍液除虫。


天牛  幼虫蛀食树干,导致树皮开裂、流胶,甚至枯死。蛀道内幼虫可用铁丝钩杀,成虫期用灯光诱杀或人工捕捉,化学防治可在蛀孔用磷化铝片剂熏杀。


红蜘蛛  叶片背面出现黄白色小点,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发现虫害,可喷施联苯肼2000倍液或阿维菌素3000倍液。

(作者单位为漳州市林业规划设计队)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来源:中国花卉园艺公众号

编辑:图布斯新媒体运营中心